“医生股腰包,我体检查出甲状腺癌了,是不是活不长了?”在甲状腺专科门诊,这样的问题几乎每天都会出现。
许多人不知道的是,甲状腺癌其实被医学界称为“懒癌”——它发展缓慢、预后良好,早期患者十年生存率超过90%。但鲜为人知的是,甲状腺癌家族中潜藏着一个极其凶险的“杀手”,从确诊到死亡可能只有短短数月。
为何甲状腺癌被称为“懒癌”?
在体检中意外发现甲状腺结节的人越来越多,而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——乳头状癌,占所有甲状腺癌的85%-90%。这种癌症生长极为缓慢,治疗效果出奇的好:
经过规范治疗,早期甲状腺癌治愈率超90% 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96%,10年生存率达到93% 30年长期生存率仍能超过90%正因为此,甲状腺乳头状癌在医学界获得了“懒癌”的称号。许多患者在手术后能够完全康复,甚至重返竞技体育赛场——前乒乓球世界冠军王楠就是战胜甲状腺癌后重返赛场的典型案例。
展开剩余79%致命的例外:这类甲状腺癌一点都不“懒”然而,甲状腺癌家族中却潜藏着一位“冷面杀手”——未分化癌。它虽然只占甲状腺癌的1-2%,却颠覆了人们对“懒癌”的认知:
进展速度快如闪电:从发现到死亡平均仅3个月,病程以“月”计算 治疗效果极差:5年生存率不足14%,被称为“甲癌之王” 治疗手段有限:对常规放疗、化疗、靶向治疗均不敏感“未分化癌的恶性程度在所有甲状腺癌中是最高的,当患者出现明显症状时,往往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。”一位专家如此描述。
另一种不容忽视的类型是髓样癌,约占甲状腺癌的5-7%:
近一半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,常伴有远处转移 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,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 患者可能出现腹泻、面色潮红等特殊症状 预后明显差于分化型癌,治疗效果不佳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股腰包
甲状腺位于我们的“咽喉要道”,掌管着全身新陈代谢。当它发生癌变时,身体会发出一些警示信号:
颈部肿块:最常见的表现,多为无痛性肿块,随吞咽移动 压迫症状:声音嘶哑、呼吸困难、吞咽困难(肿瘤压迫神经、气管) 颈部淋巴结肿大:质地硬,无痛感 特殊症状:面部潮红、长期腹泻(髓样癌特有表现) 转移症状:骨痛、咳嗽、头痛等(晚期转移症状)专家提醒:即使没有任何症状,高危人群(有家族史、曾接受颈部放射治疗者)也应每年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。
科学治疗:不同癌型,不同策略
面对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,现代医学已形成规范化的治疗体系:
1. 手术治疗:是绝大多数甲状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
乳头状癌、滤泡状癌:手术效果最佳 髓样癌:需扩大切除范围 未分化癌:早期局限型仍有手术机会2. 放射性碘治疗:适用于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
可清除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及微小转移灶 对髓样癌和未分化癌无效3. TSH抑制治疗:术后关键环节
通过口服甲状腺素将TSH抑制在较低水平 微小癌患者需坚持5年,其他类型可能需要终身服药4. 靶向治疗:晚期患者的新希望
适用于不能手术或碘-131抵抗的患者 可延长髓样癌和未分化癌患者的生存期“我们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愈率很高,但对于未分化癌,目前仍处在攻克阶段。”一位甲状腺癌专家坦言。
预防胜于治疗:守护颈部“蝴蝶”
甲状腺虽小,却关系到全身新陈代谢。预防甲状腺癌,需要从生活细节入手:
远离放射源:避免颈部直接暴露在放射环境中,儿童青少年更需注意 规律作息:避免过度劳累,少熬夜,保持充足睡眠 科学饮食:多食新鲜蔬果,合理控制碘摄入量(过高或过低均有害) 情绪管理:学会释放压力,保持积极心态 定期筛查: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甲状腺超声检查特别提醒: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时,请务必到甲乳外科或头颈外科就诊。若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,应同时咨询内分泌科医生。
生命的警示
2024年国家癌症中心报告显示,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16年间增长了20倍,已跃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七位,在女性群体中更是飙升至第三位。面对这个日益常见的癌症,我们需要建立科学认知:
甲状腺癌≠绝症,但也不能掉以轻心。它就像颈部的一只“蝴蝶”——大部分时间安静温顺,但某些品种却可能突然展露致命毒刺。
“懒癌只要‘勤劳’一次,只有一次的生命可能就会被击垮。”一位甲状腺外科专家这样警示。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才是应对甲状腺癌最有力的武器。
当您下次听到“懒癌”这个称呼时股腰包,请记住:甲状腺癌家族中仍有危险的成员。定期体检、及时就医、遵循专科医生的建议,才能让颈部这只“蝴蝶”永远健康地扇动翅膀。
发布于:河南省股票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